Search


今天我們來看一個來自日本的研究,以下,請容許我以 La-Di-Science 研究團隊首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今天我們來看一個來自日本的研究,以下,請容許我以 La-Di-Science 研究團隊首席的身份,對這個來自日本的偽科學研究做出評析:

✔ 暈車藥的成份與藥理?
我們不知道他的暈車藥是什麼成分,onset 是多快(一般口服暈車藥 onset 很慢,甚至有些 onset 會 > 30 min)?dose 要吃多少才有效?

✔ 兩組實驗設計有顯著缺陷
在誘導眩暈的部份,兩組比較上有明顯的問題:control group 只繞了 10 圈,experimental gorup 繞了 50 圈,這 40 圈的差異,對受試者大腦平衡與半規管壓力所造成的差異是不容忽視的。再者,研究團隊並未考量受試者肌耐力,50 圈足以對受試者產生動暈之外的疲憊、肌肉顫抖,甚至抽筋等干擾因子 (confounding factor),影響後續研究評估。最後,作者是否有規定受試者在轉圈時的轉速與角動量?兩組在自顧自的轉的時候,是否轉速有所落差,我們不得而知。

✔ 缺乏雙盲
不解釋

✔ 受試者太少,缺乏 power
是的,在這方面,本團隊完全沒有資格說話,畢竟我們也只多他三個。

✔ 成效測量依據
作者進行誘導眩暈後立即測量直線步行,此舉除了平衡覺之外,還有運動慣性干擾(這時 50 圈與 10 圈的差異就更明顯了),因此這次的 outcome 無法單純的測得藥物是否能緩解自體旋轉後的平衡,只能知道病人在運動後的慣性是否受到藥物影響。

✔ 總結
這是一個存在相當多 bias 的 pseudo-study,但是圖文並茂,勇氣可嘉。回到科學的角度上,若該團隊在實驗設計上能更加嚴謹,相信還是依然無法為我們解答這個臨床問題。


http://www.dadas.com.tw/minchenwei/28100/


Tags:

About author
☁ 在下是個讀過兩年書,在塵世中載浮載沉的迷途小藥師,歡迎一同討論與成長,也請不吝批評指教。 ☁ C'est La Pharm - 這就是藥學 ☁ La Di Science-喇滴賽因思(來談論科學吧)
☁ 好讀版網址:http://cestlapharm.blogspot.tw/ ☁ 無論是調劑、核對、發藥或是衛教,只要處處留心,點點都是知識,處處都是臨床。
View all posts